從小開始,我不知道我的父母是誰,他們只給我生命,給我一個姓,似乎就注定這生的不幸。 

跟學校同學一樣我也有自己的家庭,但不同的是,他們是我的寄養爸爸和媽媽,而且他們有很多個。 
我不想讓別人知道我的不同,但總是在不停的換寄養家庭時更顯露出我的特殊。 

除了社會局的諮商老師和社工外,他們每個人都說我是壞孩子;我承認我只是皮一點,我忍不住想要偷別人的東西,忍不住其他同學嘲笑或挑性而打他,他們不了解我。寄養媽媽總是跟我說:「你再這樣我就跟社會局說叫你離開!」我不敢跟小BABY一樣說我很害怕被妳丟掉,因為妳是我的1 號媽咪。我只是想要有人可以保證會永遠愛我,就像我的朋友阿凱的媽媽總是跟他說:「我的寶貝,我愛你」,我想要阿凱的幸福。 

我努力的想要當個好孩子,這是天使和惡魔的戰爭,但有時候單打獨鬥下,惡魔總是贏了,我忍不住又當了你們口中說的壞孩子,我知道我好像真的很笨,尤其是1號媽咪破口大罵要我滾蛋,我被迫離開了我的1號媽咪,甚至來不及跟阿凱說再見。 

在2號媽咪家生活的開頭,戰爭中的天使總是贏了,我努力的希望2號媽咪開心,2號媽咪在幾個月後終於說了我這輩子聽到的第一句「我愛你寶貝」,好高興找到了真的愛我的媽咪。但壓抑了好久的惡魔又纏住我了,我忍不住又偷了東西,在警察局等媽咪來接我時,那責備的眼神讓我覺得我好像真的真的壞透了,像個廢物一樣,我無地自容抬不起頭直視媽咪眼睛。隔天媽咪和告訴我你必須離開,就像一把刀直刺心臟,媽咪你不是說你愛我嗎?媽咪我會努力當你想要的好孩子,媽咪,請你再愛我好嗎? 

後來不管是3號、4號還是N號媽咪,惡魔總是贏了,而且,到底有沒有人愛我似乎已不那麼重要,因為我永遠不是他們親生的,我不是阿凱。在我的小小世界中,「愛」都不保值的,都不絕對的,像身外物可以隨時丟掉的,就像我的媽咪可以是一直換的。所以我學會了不再輕易跟他人說愛,也不相信N號媽咪說他愛我;雖然有時還是期待我是阿凱,有「唯一」的媽咪「真心」愛我,但這就像無底陷阱般讓我不停地向下跌與失望。 

其實很有趣的,只要把每個寄養家庭想像成是那種畢業旅行中形形色色的小旅館,心似乎就會麻痺,不再那麼痛。 

就像沾了油沒有線的皮球,在每個小旅館間滾動,不斷地往下拋送。 

我只是要簡單的幸福而已,愛我好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apauz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