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跟志恆老師討論個案評估,其實會談中的「觀察」真得很重要!!
評估孩子的狀況,與其用書本的知識學習再去評估孩子,
倒不如反過來就僅有的觀察資料然後去搜尋一下孩子的反應可能的還學習得快!!!

最近被死小孩氣到!!!

簡單以「衝動控制不佳」來詮釋他的狀況,
但其實,在某部分每個人似乎都有衝動控制的議題。

更廣義的來說,我和孩子應該都可以算是「間接性暴怒症的患者」。


像昨天開會時面對沒有sense又喜歡以男性權威特質壓迫人的法科背景的副園長氣到,曾經有一股衝動想要對他破口大罵一翻,或是蘆洲事件的超乎專業倫理的情緒bala..bala...

google一下,我覺得以下這個吳四維醫師,就「衝動控制障礙」的陳述很簡要也容易理解,衝動控制障礙其實很廣如強迫症(包括購物狂、縱火狂、偷竊狂...)或注意力缺失症候群等,精神科醫師診斷可以稱為「衝動控制疾患(impulse control disorder)」。
而醫學領域當然免不其然會探究身體內分泌的分析來分析衝動控制障礙個案的特質,並且發明出一些藥物治療的方式。

衝動指的是將自己的感覺、知覺與想法轉變成行動前的一個連結,也就是行動前的渴望;長久以來,對於衝動形成的過程,與所謂的急迫性,一直沒有定論,一般常用草率行動來說明這種未經思考的行動,如同突發性暴力症的突然間暴力行為;而縱火狂,其縱火的衝動並不容易評估,但其壓力的抒解則在其內心決定縱火時即已開始。

一般人又如何抗拒其衝動,衝動若能有適度的防禦,則不會形成行為而防衛是自我的功能,自我功能良好時,會有比較好的適應能力,抗拒不想要的衝動,若功能不良,則可能造成自我適應上的問題,形成不想要的行為;這些防禦能力,多在潛意識下運作,為的是減輕內在壓力

而衝動控制障礙,則是因為宏大的內心慾望與不良的心理防衛能力,無法協助控制自己的行為表現,所以他們多半無法抵抗衝動、慾望,而去做一些可能影響到自己與他人的行為,他們在做之前常會感到壓力、激動與亢奮,而在行動的時候會感到快樂、滿足與放鬆,而在事後卻可能多少有罪惡感與憂鬱的情況。他們常見的特質是直接去行動而少去表達他們的感覺,他們多半不知道自己的感覺甚至無法描述自己的情感與感覺。

有相當的證據顯示,這種情形可能是serotonin的代謝出問題,低serotonin的代謝,腦中的5-HIAA太低所致,其中以間歇性狂暴症最常合併此現象,至於其他診斷則目前尚未有定論。1838年Jean Etienne Esquirol首度提出所謂”monomanies instinctives”來描述這種,在沒有特殊的動機下,出現無法自我克制衝動的行為,診斷系統中,首見於DSM-III,在DSM-IIIR中加入拔毛症與間歇性的狂暴症,在DSM-IV中則另外加入病態性賭博,偷竊狂、縱火狂等病症,這些診斷在本質(如暴力、偷竊或拔毛),頻率(如偶發的暴力行為、持續整天的拔毛行為)與造成的行為上(如賭博或放火)均不同,男性多半比較容易有暴力或攻擊性的疾病如縱火狂、病態性賭博或間歇性狂暴症,而女性則是比較少暴力性疾病,如拔毛症或偷竊狂;這些衝動控制障礙的診斷,必須在沒有其他第一軸或第二軸的的診斷下,也就是沒有廣泛性或或典型的防衛能力缺失的情形下,也有人認為它與藥物濫用、強迫症、異常性偏好或情感性疾病有類似的成因與機轉,因為有衝動控制障礙的人,常會合併有藥物依賴、強迫症、憂鬱症、注意力缺失症候群等疾病,加上它也能使用對上述疾病有效的藥物治療,如SSRI類的抗憂鬱劑,但目前仍認為它是屬於其他疾病無法歸納的。

而有一篇「衝動的控制:糖果試驗」文章,透過糖果引誘讓小小孩控制自己的衝動,藉以觀察可以控制衝動不去拿糖果,和無法控制衝動去拿糖果的兩類型孩子長大後在情緒與社會能力的差異。可以抵抗誘惑的小小孩到青少年時期顯得社會適應能力較佳,較具自信,人際關係較好,也較能面對挫折;在壓力下比較不會崩潰、退卻、緊張或亂了方寸,能樍極迎接挑戰,面對困難也不輕言放棄,在追求目標時也和小時候一樣能壓抑立即得到滿足的衝動。反之,衝動型的孩子則約有三分之一較缺少這類特質,反倒表現出較負面的共同特徵,如讓人覺得怯於與人接觸,頑固而優柔寡斷,易因挫折而喪志,認為自己是壞孩子或無用,遇到壓力容易退縮或驚慌失措,容易懷疑別人及感到不滿足,易嫉妒或羨慕別人,因易怒而常會與人爭鬥,而且和小時候一樣不易壓抑立即得到滿足的衝動。而這個13歲少年阿昌的案例則是就一個過動症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可能依舊受到其症狀影響導致在學校衝動控制極差,除打球時和國三學長衝突打架,還對訓育組長出言不遜。(開始懷疑老三從小的行為去推敲他是不是有過動或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

了解完衝動控制的內容和衝動控制障礙可能的樣態和成因,雖然不可能每個有障礙的孩子都和他腦部的serotonin的代謝有關,而用藥物治療可以達到效果。網路上有些人討論控制衝動的方式,很有趣的方法包括如有人認為透過念佛經的超我道德壓抑自己的衝動,或有人轉移注意力等等。那究竟心理諮商或是其他可能的治療方式可以怎麼幫助這類孩子去控制他的衝動???

看了幾篇介紹,就衝動控制的治療部分,心理治療主要就處理造成孩子衝動行事背後的個人、家庭等因素的心理評估與諮商來處理,再輔佐以簡單的行為治療,而一篇提及拔毛症的治療的文章認為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療效果不佳,而建議行為治療的方式來處理。然而從yahoo搜尋打「衝動控制的治療」,比較多是針對小小孩衝動控制的訓練,如王意中心理師的部落格裡面寫到對於「對於不該碰的物品卻常常好奇想要動一動的孩子」的衝動控制行為治療方式,目前仍然找不到適合老三的治療方式,至少從我自己搜尋得來的資訊。

老三其實不至於有那麼嚴重情緒障礙疾患,雖然一定有人說要從她過往的生存環境來看他的狀況,但我知道多麼嚴謹的評估分析是「因」造成現在衝動控制欠佳的「果」,但到底有什麼方法比較適合老三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apauz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